共1921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配资优秀配资门户
前言
在逛超市时,看到货架上大字标着“降价”“Down Down”,花更少的钱,买到熟悉的东西。
可现在,联邦法院的一纸判决--Woolworths 与 Coles 不仅可能要为过去多年的少向员工支付的薪资的巨额补偿金,还被监管机构指控用人为抬高原价再“降价”的老套把戏,误导数以千万计的消费者。
两家超市一边在货架上玩弄价格感知,把顾客的信任当成促销工具。
同时这些企业甚至连自己的员工都不放过,系统性地克扣了数万名经理的加班工资,构建了一个从上到下的剥削体系。
法庭裁决,揭开长达十年的欠薪丑闻
联邦法院的裁决像一颗炸弹,震惊了澳大利亚商界。
周五的判决明确指出,Coles和Woolworths自2013年以来未能记录多达2.8万名员工的加班时间,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工资不足丑闻。
Woolworths不得不警告股东,初始成本可能在1.8亿至3.3亿澳元之间,而总支出可能高达惊人的5.3亿澳元。
Coles也不得不承认,其成本在1.5亿至2.5亿澳元之间,这还不包括已经支付的3100万澳元。
联邦法院法官奈伊·佩拉姆的陈述令人震惊:“在这起十多年前的案件中,两家超市都向员工支付了工资,但没有准确追踪零售合同项下的其他权利。”
推卸责任的借口
面对法院裁决,澳大利亚零售商协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罗德威尔却辩解称:“GRIA长达近100页,涵盖994种不同的工资标准,对雇主来说极其难以理解。”
这种辩解令人难以置信,年营业额达数百亿的巨型企业,竟然声称无法理解薪酬规定,就好比是一名专业会计师声称不会做加减法一样荒谬。
真正的问题不是规定的复杂性,而是企业是否愿意公正对待员工。
如果小企业确实面临理解难题,那么像Woolworths和Coles这样的巨头肯定有资源雇佣最好的劳动法律师和人力资源专家来确保合规。
制度复杂从来不能成为道德缺失的挡箭牌!
虚假折扣
就当人们还在为这些企业的欠薪行为感到愤怒时,笔者因为近期笔者收到了来与于集体诉讼的律师邮件更新(重在参与,体验一下百姓集体诉讼大财团的感觉),不禁想起了去年ACCC对于两家大型超市的虚假折扣的指控。
ACCC已向联邦法院对Woolworths和Coles分别提起诉讼,指控它们通过对数百种常见超市产品打折定价来误导消费者。
ACCC主席Gina Cass-Gottlieb一针见血地指出:
经过Woolworths和Coles多年的营销活动,澳大利亚消费者已经了解到,‘降价’和‘降价’促销活动与超市产品常规价格的持续下降有关。
然而,就这些产品而言,我们声称新的‘降价’和‘降价’促销价格实际上高于或等于之前的常规价格。
这种策略:超市先将产品价格提高至少15%,然后在短时间内将其标记为“降价”促销,而实际上所谓的“折扣价”仍然高于原来的正常价格。
套路
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Woolworths的奥利奥家庭装原味370克饼干。
从2021年1月起至2022年11月27日,Woolworths以3.50澳元的正常价格出售该产品。
然后在2022年11月28日,价格突然上涨至5.00澳元,仅持续22天。
随后在2022年12月20日,该产品被列入“降价”促销,标牌显示“降价后”价格为4.50澳元,“原价”为5.00澳元。看似消费者节省了0.50澳元,但实际上支付的4.50澳元比原来真正的常规价格3.50澳元高出整整29%!
更令人气愤的是,ACCC指控Woolworths策划了这次暂时的涨价,在供应商提出涨价请求后,于2022年11月18日左右决定将该产品从“价格已下调”列表中移除,然后提高价格,并在三周后将该产品重新归入“价格已下调”列表。
Coles也不例外,对Strepsils润喉糖蜂蜜柠檬味16片装产品采用了完全相同的策略。
将价格从5.50澳元提高到7.00澳元,然后以6.00澳元的“促销价”销售,实际上仍比原价高9%。
这些虚假折扣策略覆盖了消费者日常购买的各种产品:Woolworths涉及266种产品,包括Arnott’s Tim Tams饼干、Dolmio酱料、Kellogg’s麦片、President黄油、李施德林漱口水、奥利奥饼干等常见商品。
Coles涉及245种产品,包括Arnott’s Shapes饼干、邦迪创可贴、Bega奶酪、吉百利巧克力、可口可乐、高露洁牙膏等家喻户晓的品牌。
ACCC估计,Woolworths和Coles销售了数千万件受影响的产品,并从中获得了巨额收入。在生活成本危机日益严重的时期,这种对消费者信任的背叛尤其令人愤慨。
监管回应
ACCC正在寻求法院作出声明、罚款、诉讼费及其他命令。
还特别寻求法院下达社区服务令,要求Woolworths和Coles分别资助一家注册慈善机构,为有需要的澳大利亚人送餐。
根据2022年11月10日生效的新法规,最高罚款为公司所得利益价值的三倍,或公司调整后营业额的30%。
这可能意味着数十亿澳元的潜在罚款,叠加欠薪的近十亿澳元的潜在赔偿,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但问题是,这样的罚款是否足以震慑这些巨头企业?还是仅仅被视为做生意的成本?
企业道德何在?
这两起丑闻:对员工的系统性欠薪和对消费者的故意误导,揭示了一些大企业深层的道德缺失。
这些不是无心的错误,而是精心设计的策略:
一家企业需要策划临时涨价,然后将其伪装成折扣;
需要建立复杂的系统来规避薪酬责任,然后声称规定“太复杂”而难以遵守。
澳大利亚零售商协会警告,这一判决可能会导致“更少的员工从事受薪工作”,从而“破坏工人的稳定就业”。
但真正破坏稳定就业的是企业的不当行为,而不是揭露这种行为的监管裁决。
结语
当法院的判决书和ACCC的指控文件静静躺在两位CEO的桌面上,旁边是Woolworths的“降价”宣传单和Coles的“Down Down”广告。这些光鲜亮丽的营销材料背后,是数万名被克扣工资的员工和数百万被误导的消费者。
Perram法官在法庭上说得明白:“这种事不应该再发生。”但只要利润驱动优先于道德责任,只要企业文化仍然奖励这种狡诈行为,那么这样的事注定会再次发生。
澳洲财经见闻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10
09-2025
09
09-2025
08
09-2025
辉煌优配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